主編精選
面對真相
-
2年補10年 台灣快轉拚經濟
「成功的故事愈來愈少,失敗的故事愈來愈多。」新竹科學園區曾是台灣的驕傲,二○○五年美國《商業周刊》更曾以「隱藏的全球經濟中心」形容竹科;但華邦電子創辦人之一、台灣科學工業園區公會秘書長張致遠,對竹科卅年來的發展,卻發出如此的感慨。 - 關鍵2年 韓走快車道我還在鬥牛
- 星韓眼中 台灣的名字叫「失敗」
- 企業領袖看台灣經濟發展
- 韓國跑得快 台灣奇蹟誰記得?
- IMD評比╱簽ECFA 台灣跨了關鍵的一步
- WTO十年╱未簽FTA 貿易排行榜節節敗退
- 台大生該走出去 看清台灣分量
- 港大生畢業證書 就像就業保障
- 南洋理工生:10年後 我在全球跑
- 韓研究生:FTA來 別自我封閉
- 4小龍賽跑…失落十年台灣落單
他山之石
-
韓9年奮起 簽8個FTA達45締約國
台灣、韓國、新加坡、香港,四個各具特色的中小型經濟體,就像四條盤踞東亞的小龍,代表的是靈巧、活力與成長。四小龍十年滄桑,各自發展,原走在前方的台灣已被拋後。韓國的FTA經驗、香港面對大陸的掙扎、新加坡 - 韓不斷推開放政策 逼自己成長
- 韓國FTA成功四大要件
- 韓貧富擴大 拚成長在痛苦中前進
- 韓貿易額增加 就業還沒變多
- 不怕美牛 「韓國人當然吃韓牛」
- 光鮮背後 上班族嘆「手無分文」
- 陸港CEPA 破「香港之死」魔咒
- 港爭取人民幣離岸業務 固金融中心地位
- 建人民幣離岸中心?台灣資金多限也多
- 陸客來了 港美麗背後有哀愁
- 星下猛藥 開賭場拚觀光
- 沒旅遊就沒GDP 星投資在刀口上
自我檢視
政策突圍
開路大軍
打造加值島
朝野停止內耗
機遇與挑戰
不要再笑菲律賓
成果檢視
彼長我消
失落的兩年
突圍之道
願景回響
-
高峰會╱馬憂台灣經濟 強調兩岸和平
聯合報系主辦的「為台灣經濟開路高峰會」今天登場,出席的馬英九總統、前副總統蕭萬長,都表達對台灣經濟的憂慮,更強調兩岸和平的重要性;馬總統表示,兩岸和平紅利,使得我們與大陸不需要再做無意義的割頸式消耗;蕭萬長指出,兩岸和平改變了台灣的經濟地位。 - 高峰會╱管中閔:推動關鍵技術產業
- 高峰會╱台灣海島型經濟 不開放怎能成長
- 社論╱開放是手段 目的在求進步
- 社論╱台灣出路:從ECFA到TPP
- 社論/關鍵兩年…儘速組成戰鬥隊形
- 馬總統:時間不會等台灣 朝野冷靜對話
- 談服貿 黃敏惠理性探討
- 蘇治芬:服貿衝擊傳產
- 嘉縣副縣長:政策要貼近民心
- 台經濟高峰會 苗栗「盼突破轉型」
- 傅崐萁:拚經濟 也要重人倫教育
- 北市財局長有感 稅制不公應改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