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


















-
大家可能最近常常聽到"Farm to Table(農地到餐桌)" 這個字眼,產地直送或是自耕自食的概念已漸漸成為世界餐飲的主流趨勢,深植於許多名廚的烹飪哲學中,城市小農教大家如何在家裡創造自己的小農田, 縮短Farm to Table的距離, 每個人,甚至是初學者都能夠在家中循著節氣輕鬆孕育出最新鮮的蔬菜,並享受其中的樂趣。城市小農將帶領大家從餐桌起身回到農田,自耕自食,創造屬於自己的生活「態度」與飲食哲學!
-
-
您知道,每天可做的保育行動有哪些?
如果,您愛好自然美麗環境,
如果,您狂愛台灣野生動物,
如果,您關心台灣農村土地,
如果,您在乎如何食的安心,
慈心基金會代表郭竹君X台灣頂尖生態觀察家林青峰共同對話,
分享給您,如何在日常的三餐就可以吃得健康又保育臺灣野生物種!!!!! -
從食材備料、打一顆蛋、甚至揉一個麵團,都能看到孩子們的內心與性格,這是從廚房展開和孩子們的內心對話。吃東西的時候最愉快,做料理時也是。如何在與孩子的廚房互動中,找到孩子的亮點,這是比教會一道菜還重要的收穫。
-
冬粉與冬天有關?高麗菜來自韓國?鴨賞是犒賞用的?食物的名字承載了族群生活的歷史與文化,並呈現了跨國越洋的傳播與交流。
台灣只有海鮮文化,沒有海洋文化?了解魚名才能與魚親近,認識海洋文化才能建立永續漁業的基礎。
-
飲食,自古以來便是人類與土地之間最親密的互動。近年隨著健康意識抬頭,在廣大業者的行銷之下,許多人將「天然」、「有機」、「無添加」、「健康」等字樣劃上等號。如何看懂這些文字背後的差距,就讓永齡帶您用綠色放大鏡一一檢視,用選擇真食物愛護土地,培養你我的綠色實力!



活動聚集近四十個食農組織,吸引超過兩千位大小朋友參與,現場人潮川流不息。

市集分為食育、食安、食農、倫理消費、零浪費共五大區,透過展區介紹知識牆,希望讓民眾了解,每一次的飲食選擇,都可以變成改變的力量。

好食講座邀請包括台灣頂尖生態觀察家、親子烹飪教養家、文史作家、城市小農及動物福利推動者等人接力開講,帶大眾認識田裡的腳印、從食物名稱話說從頭。

好食夥伴邀請型男主廚張秋永親臨現場,示範惜食好料理,教大家加入創意巧思,一同把剩食變盛食。

好食夥伴攤位設置水果藏寶圖,帶領孩子了解水果的產地及生長,進入飲食教育的世界。

好食夥伴透過模擬讓民眾知道籠飼雞處境與帶來的影響,邀請大家一起倡議與支持動物福利。

好食夥伴攤位舉辦有獎徵答,吸引許多民眾前往參加,現場氣氛熱烈。

好食夥伴提供醜蔬果開放民眾免費索取,希望透過美味程度不減的醜蔬果,改變民眾的刻板印象,進而響應零浪費行動。

食育桌遊吸引許多親子參與,透過遊戲,讓孩子了解飲食均衡的重要。

食安知識隨堂考以「翻書」方式設計,將常見的食安疑問呈現在書的封面上,透過互動遊戲讓民眾翻開書本,了解正確的食品安全資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