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承騏(二十二)七月,再一次的手術
願景工程 特約記者劉惠敏
酷熱,是八仙傷友接下來要更常面對的考驗。
「當然受不了啊」,張承騏提高聲量,某天中午打算出外「覓食」,才下樓面對烈陽,二話不說往回走「我放棄!寧願餓肚子」。因為天氣熱,他在戶外待不了太久,幸好平時還可以開車,總把車內溫度調的跟冰箱差不多。
不過,承騏計畫下個月跟著媽媽去柬埔寨度假,「那不更熱」?聽到的人都笑問,他說,看情況啊,「不然實在悶壞了」,他心裡知道,也可能,到了當地,有冷氣的飯店會是他最終選擇。
這一陣子,承騏忙上加忙,奶酪生意愈來愈上軌道,即將要開幕的店面裝潢進行中。每周都有不少訂單,家中廚房的奶酪作業得一大早就開始,還是傷兵的他雖然可以睡晚些,但早上九點多起床沒多久,就得跟上工作腳步,不能只讓媽媽及一起工作的朋友忙,裝填一瓶瓶的奶酪,再裝箱、填送貨單,幫忙煮奶酪及果醬,雖然動作緩慢,但戴上塑膠手套,至少已經可以重新拿刀削些水果,剝葡萄、荔枝等。
聽到可以拿刀,我比他還興奮。他倒是一副淡然,「沒啊,就只是處理水果」,一天一天些微的進步,雖然手部功能比半年前進展地多,對他來說,「只不過是削水果」。晚上煮完了果醬,就是他上健身房的時間,愈來愈少揉捏粘土復健,他把舉啞鈴當做手部復健,旁人擔心他運動得太勤,會不會影響手腕、手肘關節的傷口,他對每個人都回答,「我覺得還好啦」。
不過,才一周多的時間,見面又問他最近的健身房生活,他才說已經暫停了。不是不想動,而是不能再動,原來手肘一直沒有完全癒合的傷口,因為過度的健身練習,擴大為一個接近五十元硬幣的傷口,他才乖乖地暫緩健身的速度。
雖然手部要多休息,不過硬梆梆的腳背似乎有解。因為一次次用副木、沙包拉長了腳背、腳趾的攣縮疤痕,不一會,腳背又會變成「木板一塊」、行動受限。他終於取得醫師的同意,預計七月中下旬,進行腳背的清創、重建手術。重建手術要將腳背割開、植皮,他不免回想當初一年前的傷後,第一次下床,腿軟、站立不住、挫折許久,無論如何這次都得再經歷一遍。
雖然是滿懷期待,這次的手術是跟醫師討論許久才有的結論,是他一直想要的手術,畢竟努力了近一年,腳背的活動度還是進步有限,但需要經歷手術、術後的重新開始,這些都難免令他有些擔心。又,話鋒一轉,「所以要先出去走走」,夏天再度來臨,出國度假對他們來說,是調整心情,再回來準備店面的開幕,迎戰再一次的手術。
「反正該來的總是要來」,承騏覺悟般地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