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題報導

演習還是告別式?與現實脫節的防災演練


願景工程 記者李奕昕/台北報導

桃園機場捷運A1站模擬地震發生時疏散民眾之情形。(演習示意圖,與該次演習無關) ...
桃園機場捷運A1站模擬地震發生時疏散民眾之情形。(演習示意圖,與該次演習無關) 攝影/黃威彬

一座大醫院發生火災,護理迅速推出病人、保全幹練引導逃生,所有人毫髮無傷集合「點名」,這是一個「完美」的火警演練,但演練不是作戲,把工作人員當成刀槍不入的「阿諾」,結局就是沒有能力面對真實災害。

災害學者批評,台灣的公共安全思維欠缺「人文想像」,沒有分析人的習性,一旦災害降臨,預防措施與真實情境差距十萬八千里,以致應變措手不及。

根據統計,國內外安養機構的重大傷亡火警,超過九成發生在夜間,但國內醫院演練多在白天人力充沛時,參加演練的重要人員不輪大夜班,夜班人員在白天演練時拿指揮棒「跑龍套」,僅扮演緊急避難班角色,夜間卻得一肩扛起所有工作,演練分工沒有「細化」。

「為何都演練成功,不演練失敗?」警察大學消防系教授簡賢文說,大醫院喜歡演練初期滅火失敗,但逃生避難成功,為了演練順利,通常模擬高樓層起火(因煙熱往上竄,縮小火勢波及範圍以利演練),但他認為演練是為了失敗,「從失敗中記取教訓」。

他說,演練習慣把人當作動作明星「阿諾」,督導考核時大家都跑很快,但真實火災來臨時,不會那麼順利,逃生可能被濃煙嗆到、推病人的路徑會遇到大火,這種「沒有功勞也有苦勞」的演練,未設想真實情境,演一百次也沒有用。

他強調,演練是為了註記風險,大家應互相吐嘈「這個做不到」,從中找出解決方法,正確的SOP要靠吵架,其實台灣不缺SOP,問題是SOP不符情境,寫一大堆複雜的計畫卻派不上用場。

台灣常見救災人車的技術性演練,卻遭學者詬病欠缺「調度派遣」演習,很少模擬大規模的資源調度,例如假想設定時間內要送一百人到院,結果演練時只送了五十人,可從中檢視路線、派遣模式及醫療資源,「不跑一次不知道」,結果災害發生時往往超過演習動員規模。

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副教授馬士元說,可用電腦程式模擬線上派遣,隨交通狀況計算到達、作業、後送等時間,分析如何最快完成,今年「北北基桃」聯合演習,只是各縣市同時演練,看不到彼此協調如何調度資源。

美國及日本常態性辦理「決策模擬」演習,臨時下達狀況給首長,首長會依據計畫決策,若計畫沒有提及,必須自己做決定,事後修正寫入計畫,週而復始測試計畫可行性,但台灣的「決策模擬」演習不紮實,以致政府官員應變能力差。

馬士元說,台灣是事先寫好劇本,讓官員上台唸一唸稿子,司儀說什麼就做什麼,搞得好像「告別式」,「沒有演習,只有練習!」假設以台南大地震為演習劇本,應思考如何操作後勤系統,例如串連十餘個縣市的救援人力、安置來台支援的外國團隊,從中測試首長與局處長的決策,藉機釐清各局處職責。

他說,台灣的演習與計畫脫勾,演習不依計畫、演完也不修正計畫;合理的計畫應設定指揮調度程序,例如台灣的地區災害防救計畫,雖然有水災或地震的災害潛勢評估,卻缺乏資源建置,若發生大面積淹水,需要多少資源、外部能量如何進入、如何與志工合作,在計畫中看不到。

他指出,計畫寫出「居民受困要救援」、「淹水要交通管制」,但沒寫要動員什麼資源,若計畫不對應資源,指揮程序就會出問題,一旦災害來臨,根本不知道每天要做什麼,什麼時間點要讓何種資源進場。

如何針對大型活動擬定「符合情境」的作法?據研究,每平方公尺四人以上達踩踏高風險門檻,因此舉辦跨年晚會、百貨公司周年慶等活動,皆可能發生踩踏,如何避難疏散是重點項目。

簡賢文說,全部一起跑,下場是「骨牌效應」踩死人,如台北一0一大樓的疏散必須採「時間差」,若全部一起逃生,最晚離開者一定比採時間差來得慢,疏散措施要「了解人的習性」。

他舉例,體育場館地面可用顏色區別,分為紅區、藍區,讓老弱婦孺與一般人分流避免遭踩踏,受困或受傷時報案,容易清楚說明地點,救援人員也不會跑錯地方。